历史沿革:
1985年中西医结合临床心血管方向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中西医结合免疫学、肿瘤学方向招生,拥有王朝宏、马振亚等为代表的一批国内知名中西医结合专家。1992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96年招收本科生。2005年获陕西省“名牌专业”称号,2006年中西医结合学科被批准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3年中西医结合基础和中西医结合临床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2024年获批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师资队伍:
本专业师资队伍雄厚,现有国医大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中医药教学名师3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岐黄学者、青年岐黄学者5人,国家级、省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指导教师59人,陕西省名老中医、名中医49人,陕西省“三秦学者”2人,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同时拥有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个,陕西省中医药“双链融合”中青年科研创新团队3个。
人才培养:
4.1以“精诚仁朴”校训为思政抓手,创建“杏林春暖”省级辅导员工作室,实施“培才育人”工程,坚定个人理想信念;
4.2以“成果导向”教育为革新理念,搭建新医科科研平台,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4.3以“金课建设”为指向,“国医大师”和“全国优秀教师”为引领,引育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研读中医经典理论,早临床多实践,塑造“病证结合”思维,推进中西医融合。
本科培养平台和措施:
本专业拥有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陕西省骨退行性疾病中西医结合防治重点研究室等10余个实验及教学平台。具有健全教学质量保障组织和体系,建立多方位、多维度的教学质量监控运行机制,实现多领域、各环节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培养学生成为“眼中有光、胸中有志、腹中有才、心中有爱”的卓越医学创新人才。
本学院(系)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学科竞赛中的获奖情况:
2023-2024学年,我院共有6名学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赛二等奖、9名学生获得了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省赛三等奖。近三年,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中中标国家级项目9项,省级项目28项;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银奖3项,铜奖8项。
近3年的考研率:
毕业年份 2022届 2023届 2024届
考研率 33% 31.66% 34.57%